你的老照片可以跟我们分享吗?当年的故事可以讲给我们听吗?
如果您手上也有三水老照片希望和大家分享,欢迎发送到邮箱:fssswgb@163.com,记得注明拍摄时间和地点哦,最好也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与您沟通。
第七期
有人说,建筑是时代的印记,它可能会与当代的时空显得格格不入,但却是过去某个年代的真实写照。
河口的历史长达五百多年,悠长而有韵味。在时间的长河里,河口大地上曾先后出现过城墙、县衙、学宫等建筑,然而随着历史变迁和战火洗礼,时移世易,曾经繁华的县城如今已成了三水的老城区,现在老城范围内很多古迹都已经消失,留下来的,唯剩寥寥可数几个点。
1920年代的三水城楼
今天,发布君就带着大家从河口出发,去听听这座小镇上老建筑背后的故事~
三水旧海关 船只“拍拖”见证者
如果你来到三水河口,提起旧海关大楼,未必每个当地人都清楚它的具体位置,但你问“鬼楼”在哪里?街坊们就知道你所指的是哪一幢建筑。
三水旧海关大楼
这座1909年在河口拔地而起的海关大楼,由英国传教士,也就是百姓口中的“洋鬼子”所设计建造,由于当时洋人歧视华人,不允许中国人进入海关大楼,加之这座英式建筑阴森神秘,在民众间流传着相当数量的鬼故事,所以当地群众背地里将其称之为“鬼楼”。
海关人员合影
1897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缅甸条约》,规定清政府开放广东三水为通商口岸,作为英国在中国设立的最早海关之一,三水旧海关成为广州“向西的触角”。
海关工作船舶
在英国人来到以前,三水出口的主要是铁锅;英国人来到以后,三水人开始向海外移民,与国际间的贸易也更为频繁,三水由此走向现代。上百年风雨的海关大楼,在历经了清末半封建半殖民地那段屈辱历史的同时,也历经了珠三角的沧海桑田。
三水的冬天湿冷刺骨,来华生活的英国人,难以适应三水的冬季气候,于是,他们在建筑三水旧海关大楼时就想到一个取暖的方法。砌外墙时,在外墙与内墙之间留一块砖的缝隙,冬天时在地下层烧水,水蒸气便沿着缝隙蔓延到整座建筑的各个角落,冬天外面寒冷,但里面始终温暖。
当年建这栋海关大楼时,钢筋、水泥、红砖都是英国人从英国运来的,按照欧式设计建成了这座四层海关办公大楼
1901年,是英国在三水设置海关的第5年,英籍代理税务司韩威理在海关报告中提到三水将来可变成另一个广州:“广大的北江流域实际上尚未开发,这些地方矿产品极为丰富,并且很容易运到三水转运或加工制造。三水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广州差不多,来去香港极为方便,似乎已被指定将成为大商埠和两条大河之间的一个天然货物集散中心。”借着交通的便利,三水成为商贸集散地,码头上商船来往密集,火车上更有商贾的身影。
旧海关大楼除了用以办公,它还是船只“拍拖”的见证者。上世纪五十年代,一种称为“花尾渡”的客船在江面上来往。花尾渡由一大一小两只船构成,数层楼高的客船,单纯载客,乘客在里面还可以睡觉。其运行主要靠一只烧煤的“火船仔”拖动。“当时江面上航运十分发达,船只来往众多,由于花尾渡拖着走比较危险,后来就规定‘花尾渡’两艘船必须并排走,粤语叫‘拍住走’,后来还衍生了‘拍拖’这个词。”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在三水货运船队工作的温伯说道。
花尾渡
现在,三水旧海关大楼已经是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听当地人说,这里时常会有人过来参观拍照,不知你又有否来过这里留影呢?
河口老邮局 上世纪三水邮件在这里出发
90年前,民间钱款、信件寄递是老邮局的重要业务。在半江桥头,有座与众不同的米黄色两层楼,它就是当年盛极一时的河口邮局。老邮局位于粤西、粤北汇通广佛的交通门户,当时各地各式的电报、信件货款进入邮局,直接经由轮渡、铁路通达四方,一派繁忙景象。
与三水旧海关大楼由英国人建造不同,河口旧邮局由民国政府建立,但风格上却处处显露出与三水旧海关大楼同样的西式建筑风格。两层小楼,首层有四个的长方形玻璃大窗户“坐镇”,大厅里竖立着罗马柱,内设水泥旋梯直通二楼。皆因其时的河口地区商业兴旺,有不少外国人居住。因此,建筑上已经开始呈现中西合璧的趋势,河口旧邮局在这潮流之下也出现了明显的西式建筑风格。
1920年,河口老邮局正式落成,位置毗邻火车站,靠近北江码头,交通十分便利。那时候,三水商贸发达,民众邮递需求大,信件在早上7点“搭乘”汽艇帆船离开河口,当天下午2点便能抵达广州。1939年10月14日,因抗日战事影响,三水局不得不停闭。如今,门楣上镶着“河口文化活动中心”,门旁挂着“群星曲艺社”、“图书馆”两块牌,成为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场地。
半江桥 用作商旅、货运的“孝母桥”
距旧海关大楼约100米处,就是半江桥。民国时期,三水至粤西没有公路和铁路,梧州、肇庆一带的人往广州,只能坐花尾渡到河口后上岸,换乘广三火车抵广州。
关于半江桥,它的背后流传着一个感人的“孝母故事”。广东第四路军总司令余汉谋主政广东时,他的母亲经常从肇庆往广州探望相聚。由于北江水位时高时低,渡船的跳板不能伸至岸边,乘客只得涉水踩泥上落岸边。余母年老体弱,难以在江边泥水里跋涉。余汉谋为方便母亲上船下船,萌生建一个大型码头的想法。
余汉谋
1936年,余汉谋借口要在三水县城河口建军用码头,拨白银二十万元,派梁少衡督建河口半江桥(桥型码头)。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由江岸向南伸出至江心。江心终端建成三层,水涨时可从桥面上落,水浅时可在下层上落。然而建成后,抗日战争的烽火就烧到了华南,河口失陷,这座桥一直未作军运,反而成为规模较大的船舶码头,造福了百姓,令商贸更为繁荣。
如今,半江桥已是三水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成为了游客到三水观赏景色的好去处,当你在桥上踱步的时候,会不会和发布君一样,想起这个孝意十足的故事呢?
魁岗文塔 文人辈出文风兴盛
站在半江桥上极目远眺,可看到魁岗文塔高高耸立,塔影玲珑,擎天玉立。文塔犹如一支巨笔倒插于北江畔,不卑不亢,似乎四百多年来支撑着它的并非砖石结构,而是文人风骨。
在古代,“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民间广为流传。关于文塔的来历,坊间曾流传说,三水建县初期,“文无翰林,武无侍卫,财无十万”。为了祈求文风昌盛,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由三水一批有识之士倡导建文塔、兴文风,邑人李希孔首倡,并得到了当时的知县罗点的首肯,众乡绅踊跃捐款,“于是刻期营成,突兀障江,峥嵘插汉,遂辟文明奇观。”经核算,建此文塔共花费“金八百有奇”。
灵验的是,自文塔建成后,三水果真文人辈出,科举成绩斐然。明清两代,三水文风日盛,中进士、举人者比比皆是,到了近代更是出了大名鼎鼎的北洋政府内阁总理、“二总统”梁仕诒。
梁仕诒
广三铁路河口站 运输效益颇佳
位于河口的三水站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广三铁路终点站。据《中国铁路史》记载,由美国合兴公司投资修筑,1901年8月动工、1903年建成的广三铁路虽短,却是清末运输效益颇佳之路。
三水文史专家植伟森介绍道,广三铁路修通后,很多粤西的人乘船到河口再换乘,抵达广州只要1个小时,这里很快就成为广州至粤西水陆客货的转运中心和集散地。这条铁路也创造了一开通就盈利的奇迹。而据记载,广三铁路通车初年,客运量即近达180万人次,此后客运量逐年上升。
1906年的广三铁路火车照片
河口由于位于三江汇流处,是南北上下、东往西来水道的必经之处,地势险要,而且又是广三铁路的终点站,交通发达,乃兵家必争之地。
明末,于肇庆称帝的朱由榔与在广州的朱韦钅粤王朝曾各派大军激战于河口一带,双方伤亡惨重。民国初年,滇军龙济光与桂军陆荣廷争夺广东和孙中山借滇桂军阀驱逐叛变革命的陈炯明等战役,也都以这里作为战场。
抗日战争时期,三水沦陷,日军以此为据点,在昆都山上构筑炮台,据险扼守。
19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正在修复广三铁路,以便侵入三水
时间来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据家住河口火车站附近、今年55岁的河口老“土著”黄叔回忆道,那时除了本地人会赶潮流坐火车外,粤西的市民也会通过乘坐广三铁路抵达广州,非常“墟撼”。
黄叔
那时候搭火车去广州,车票5毛钱一张!以前交通不发达,哪有什么汽车,大家都是坐火车,所以这里很是兴旺!最早的时候,火车是站人的,后来到了八十年代左右火车才慢慢提供座位。
广三铁路连接着广佛、西北江航运,与便捷的水路一起,成就了河口物流重镇的美名。大量货物从广州运往三水中转,再用船运到沿江各地,“当时是用好几艘船将几千只鸡鸭鹅运去广西,到了2000年,基本上都不需要再用这样的方式往广西运送家禽了。”
如今,广茂铁路老三水南支线长4.9公里带状铁路轨道用地回收在即,西南街道将以1.8亿元征收186.88亩用地,为北江新区交通路网建设以及河口古镇文旅发展提供支撑。
仁寿坊 老县城尚存不多的古建筑
民国时期,三水县城在地图上的形状呈圆形,察院街恰好位于圆心位置,是三水老县城的“中轴线”,而仁寿坊则位于察院街北端。1929年,三水县政府建于河口仁寿坊附近。但如今,历经历史变迁和战火,学宫、考棚、“县政府”等早已不见踪迹,察院街和仁寿坊成为旧城中尚存不多的建筑物之一。
“仁寿坊”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明朝万历年间三水知县闵之闻曾撰写过《李开仁寿坊记》,记事中提到三水县洲边人李开,是生于明嘉靖年间。他一生淡泊功名,闲居乡里,家道富裕而乐善好施,遇到灾年,李开常常带头赈济灾民 。死时九十八岁,依照风俗,称其为百岁老人。当时的知县闵之闻,经本县父老、名流推荐,将其上报广东省藩台、臬台两司批准,由乡绅里老捐资建坊、当时的广东布政使乔某书写“仁寿坊”三字以作纪念。
河口的历史十分厚重,经时光洗礼与打磨,沉淀为本土文化的瑰宝。抹去岁月的掩盖,每一段历史都可以转化为一个个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若你空闲时,不妨到河口古建筑处漫步细看,品味古韵,与它们开展一场超越时空的“谈话”吧!
原来旧阵时的河口建筑,
竟蕴藏了这么多精彩故事,
住在三水的你,
还知道哪些小历史呢?
欢迎在留言处与发布君分享噢!
你的老照片可以跟我们分享吗?当年的故事可以讲给我们听吗?
如果您手上也有三水老照片希望和大家分享,欢迎发送到邮箱:fssswgb@163.com,记得注明拍摄时间和地点哦,最好也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与您沟通。
第二期: 有些地方坐飞机就能见到,而三水这些地方要坐时光机才能见到
第六期:你在三水这几间学校读过吗?老照片的独家记忆能看哭很多人
三水发布微信编辑部策划出品
撰文 | 佛山新闻网卢颖欣
责编 | 刘丹红
图片 | 佛山禅师、彭佩善、BraveLady_Fio、L-SUN、师傅-kang等
部分资料 | 三水档案局、佛山新闻网、视觉佛山、植伟森博客、佛山日报等
如有遗漏署名,请留言告知,谢谢~
了解更多三水新闻资讯,您还可以关注“@三水发布”微博、登陆三水新闻网或下载“大美三水”手机app。